特劳特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办公室时,听说他们已首次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而且,正是泛医美(或曰消费医疗)领域的植发领域,非常好奇:究竟是哪家企业?他们又是如何选中彼此的?特劳特进入咱行业,服务的第一家客户,是谁?是科发源植发。而特劳特为这家医院连锁定的那个能跑进用户心智中的“位置”,叫做“微针植发”。 特劳特(中国)首席研究官郭禹千寻,她也是科发源项目的负责人,则向我仔细解释了特劳特看中植发行业的逻辑:植发(未来)是一个千亿赛道,在植发技术没出现之前,脱发几乎是“绝症”,因此对于脱发患者来说,植发就是刚需,这一刚需目前绝大部分未被满足,市场潜力极大。更重要的是,植发背后的“泛毛发种植市场”相当广阔——植发之后的头发养护(科发源称之为“植养固”),眉毛、睫毛、鬓角、胡须的种植等等,需求量非常大。 9月11号下午, 科发源在北京召开“全球战略升级发布会”。现场,不仅全球植发之父、FUE植发发明者Rassman博士,美国ISHRS(世界植发协会)专科医师培训委员会主席Carlos J. Puig等权威专家为其站台,创始人/CEO李兴东医生还现场宣布科发源位于美国芝加哥的第一家海外分院已于今年8月开业,公司开始了全球化之旅。 所以,科发源的战略路径是:先以定位占领植发这一毛发种植技术的制高点,做强做实后再顺理成章地进入“泛毛发领域”,提供各种改善性毛发种植服务。 科发源是美容科医生李兴东创办的,自1997年起他一直从事植发手术,2004年成立科发源,2006年将“微针植发”技术从美国引入中国,并经历了4次技术迭代,每一次迭代都获得了国家专利。从这段还不算太长的医生创业史来看,技术积累的确是科发源的基因。 郭禹千寻解释了这个定位的精髓——“微针植发”看似只是一个技术名词,其实本质上特劳特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行业品类,让消费者意识到:有两种植发,一种是镊子植发,价格不便宜,效果能接受;还有一种是微针植发,价格比镊子略贵,但技术上更先进、效果也更好。 同时,在“微针植发”品类化的过程中,科发源要去代言这个品类,做实标准和定位,占住品类第一这个位置,这才形成企业真正的护城河。 “植发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决定,一是因为价格不菲,二是因为自体移植的毛囊是珍贵而不可再生的,因此消费者做决定前会去反复了解和比较,这就使得‘微针植发’有机会真正成为一个大品类,而非停留在技术或营销概念层面。”郭禹千寻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