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遗憾,有的人,天生的阳气就过于旺盛,天生就是血热体质。像那些青春期长痘严重的男孩子,基本上都是这种体质。 还有的人,就是长期待在温度高而且干燥的环境中,热邪入侵血分,也会造成血热体质。 像女人血热体质的大多是阴虚火旺,体内阴液不足没有办法制衡阳气,虚火乱扰,就造成血热。 还有一种血热是由于情志失调、愤怒急躁、忧郁紧张造成的,心肝郁火、迫血妄行,造成血热。 情绪造成血热的例子真的很多的。我有非常明显的体会。有一次我因为家里的事情想太多,有时候越不想吧,思维越不受自己控制,结果有一天,我老公突然说,你的头上怎么最近长白头发了,我照镜子一看,真的耶,比以前多了大约一倍。这其实就是心里想太多,过度思虑,过度担扰造成的血热,引起的白发。 当然如果喜欢喝烟,尤其是高度酒,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也是容易造成血热体质的,有相当一大部分的血热体质,跟不节制饮食有关系。 咱们调理血热体质呢,先别急,先看你这个血热是实热,还是虚热。 血热也分实热和虚热吗?那当然啦! 实热的血热是体内阳气太盛造成的,阳气太盛火太旺,血就会过热,这时候,在滋阴的同时,还要注意清热。 而虚热的血热是体内阴水太少,阴虚火旺造成,这种情况,阳气并没有过剩,不能清热,清热会伤到体内的阳气,要可劲儿的滋阴。 这说么是不是有点不明白,那大家看看我给妹子们画的体现人体阴阳水平的柱状图吧!
咱们从左往右看,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时候,我们的阴气和阳气水平是一样的,阳能制阴,阴能涵阳。 当人体的阴气不足时,我们的阴气就不能涵养阳气,我们就会出现血热的症状,这种血热,就是虚热型血热。 当人体的阳气过旺时,我们的阴气也是不能涵阳,这种血热,就是实热型血热。 那怎么最简单的判断,我们的血热是实还是虚? 非常简单,还是看月经,血热基本上月经都提前,月经提前且量大的就是实热的血热,月经提前且量小的就是虚热的血热。 实热的血热和虚热的血热,各自应该怎么办? 清代妇科名医傅青主的两个方子,对这两种血热的效果特别好。 实热的血热,要用清经散。 清经散的方子是这样的,写给大家看:丹皮9克,地骨皮15克,酒炒白芍9克,熟地黄(九蒸)9克,青蒿6克,茯苓3克、盐水炒黄柏1.5克。 清经散的使用方法:用水煎服,服用两剂之后,肾中之火(傅青主认为,让血热的火就是肾中之火)自然可以平息。 这就是妇科名医跟一般妇科医生的不同之处:像傅青主这个方子好在虽然使用了清火的药,但仍然以滋补肾水的药物为主,以达到清除邪火而致体内的肾水不同时损失,使用清利之法达到补益的目的。 而且傅青主还强调:清经散啊,喝两剂就行啦! 这点就更能看出傅青主的厉害啦!像清经散是偏凉的药,如果真的是实热的话,喝两次基本都能看到效果。喝太多身体里的热是清了,但是却伤到了真阳,这就不划算了。喝两剂即能清实热,又不会伤到真阳,这才是一举两得啊。 虚热的血热,要用两地汤。 两地汤的方子是:酒炒生地黄30克 、玄参30克、酒炒白芍15克、麦冬15克、地骨皮9克、阿胶9克。 两地汤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滋肾养阴、调经止血,在用于治疗月经先期量少方面有显著的临床功效。 像虚热的血热,不是阳气太盛体内火气太大,而是,阴水不足,虚热内生。所以仔细看两地汤的方子,并没有什么泻火的药,而多是滋水的药,即益水之源以制阳光之意,以达到滋阴清热,培本清源的目的。 清经散和两地汤是非常经典的清血热的药方,有血热的妹子,请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服用。 血热除了用药,生活方面,请收好妖精为大家求的妙方: 1、饮食方面。不吃辛辣重口味,不喝酒,不吃油炸食品。饮食越清淡越好。 马齿苋对于清血热很好帮助,不管是实虚血热,都能吃马齿苋的。 血热其实也跟内热关系很紧密,血热的人能用蒲公英泡水喝。 2、情绪方面。其实很多人都是抑郁化火,尤其是女生,实热血热的少,都是心情不好造成的虚热血热。 尽量养成平和的心静,多看书多亲近大自然多运动休养身心,心态平和了舒展了,内郁化火的条件就没有了。 情绪不好的时候,取太冲和行间穴,泻泻肝火,以免引起血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