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应该感叹命运的不公,一向对于自己形象还算是自信的自己竟然与“脱发”发生了千丝万缕的、欲罢不能、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2011年第一次发觉前额稀疏的时候,一向自信的自己的心绪跌到了谷底,曾经种种的幻想大打折扣,顿时对于未来 没有任何的信心。 刚毕业就面临着脱发的危机,无疑是残酷的!记得在学校时候有一个很要好的老乡就整日在忧郁低沉中与脱发进行艰苦的斗争:用生姜擦拭,到各地去寻医问药,整日龟缩在宿舍不敢出门,好几次被校友认作老师。那时我是一个旁观者,还有几分不屑,现在想起来,每一个脱发患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敏感的、是一种出师未捷路已绝的无奈,每一天的生活失去了色彩。 我也从2011年开始了解脱发的相关知识,期间也去探寻药物治疗,中医理疗等,说实话自己都觉得不靠谱,买来的药放在一边长久未动就扔了,无疑造成了经济损失。记得第一次去济南中研皮肤病医院,中药费(死难吃)、洗发水费用300多,看病的医生他妈的都是光头,想在想起来真滑稽。 自己在社会中打拼也将近5个年头了,深知形象的重要性,面试中谁都不会给脱发者机会,或许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社会,我不能让头发毁掉的我自信,这是对自己的承诺。我马上迎来自己的而立之年,对于30岁的以后的事业发展我早就未雨绸缪,不能让脱发先拉我的后腿。 我与植发的渊源应该就是2012年初春的一个晚上,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很失落,然后就搜索治愈脱发的资料。正好出来了CCTV-10的“健康之友”,其中有一个大学生脱发患者的案例,中德毛发移植的徐霞博士做的节目。看到照片中脱发患者前后形象的对比,反差很大,顿时有一种救命稻草的欣喜。 2014年6月19日去北京进行实地考察,说实话一开始就是奔着“中德“去的,因为上过中央台节目的机构,资质实力肯定错不了。但是一到某些论坛上深入了解发觉对于中德的评价有差有好,而网友对于的科发源、雍和的评价则是一边倒的专业和技术,而看其网站介绍深入了解,发觉科发源的技术更专业且具有浓浓的人文关怀。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判断是对的,奉劝各位发友,一定不要在网上了解,去实地考察,跟医生交流,用心感受医院的底蕴与实力最重要。 经过与济南分院的耿医生的多次交流,我下定决心抓住青春的尾巴让自己重换靓丽。我于2014年9月6日做火车赶到济南,9月7日终于得见耿医生真容。耿医生性格很好,具有90后的天真烂漫、活泼开朗,同时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患者是体贴入微。积极地跟我叮嘱术前的注意事项,一早还给我专门买了早餐,真心感激。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于2014年9月7日上午11点10分左右进入手术室,在步入手术室的短暂几秒钟中我真心忐忑,我从小到大没有怎么去过医院,更别说上手术台,顿时有一股从心底涌上来的不安的气息。 手术分两个阶段:一是先从后枕部取发,而后在脱发区进行种植。手术在轻柔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满载着对于未来崭新形象期待中展开。整个手术过程比自己想象要简单,但打麻药的时候是真心疼,打完之后感觉自己的头皮瞬间不是自己的了,接下来就像是接受头部按摩一样自在。手术持续了近5个小时,当自己从手术台上爬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双眼恍惚,筋疲力尽,我为未来的自己接受了一次严峻考验,刹那间象英雄凯旋。 之后的日子就是在济南分院接受观察、疗养,看到镜子中血淋淋的头顶,也好似看见了头发茂密时的自己,百感交集… . 在科发源的每一天特别舒服,环境舒适,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很有一种家的感觉。看着屏幕中李院长的讲话:“科发源把植发当成造福人类的一项事业来做,致力于成为科学植发第一品牌。终会有一天,世界上不会有脱发患者。”谦逊、温暖是李院长给我的第一印象。而且我能切身感受到的科发源专业、温情、用心的服务,着眼于自身的努力,相信未来的科发源会越走越远。未来的脱发患者不必害怕,因为有了科发源一类专科医院的科学治疗。 最后祝福自己能不负众望,恢复良好,祝福广大发友早日恢复往日神采;祝福科发源,感谢科发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