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22|回复: 9

植发杀手”季鹰”被起诉了,大家快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4 16: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baimao 于 2013-3-14 16:16 编辑

北京新极点植发全国连锁(下称“新极点”)是专门治疗秃顶、脱发的医疗机构,并且在上海、武汉、南昌、顺德和合肥等大中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或合作机构。  


其官方网站(www. xinjd.com)宣称,创始人季鹰博士在1997年率先从美国引进最先进的“自体毛囊移植技术”,并根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在十二年内逐步研制开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季氏自体毛发层次移植法”,配合使用美国最新的SLOTPUNCH移植器械,保证了毛囊的高存活率,帮助许多患者走出尴尬自卑的心理阴影,被中国医师协会称为“结束中国人脱发、秃顶历史的植发技术”,并成立“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毛发移植临床培训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网站的介绍将季鹰已经差不多形容成为国内治疗秃顶、脱发的领军人物、权威专家,但是,近年来患者投诉季鹰与其“新极点”的案例却比比皆是。  近段时间,记者以患者马先生的投诉为切入点,揭开了季鹰及其“新极点”坑蒙患者的真相。 


季鹰大连走穴行医 植发像“插秧子”  大连的马先生是一名曾经在新极点进行过手术的患者。他见到记者之后,取下了帽子,让记者看一看他的头部。  记者看到,马先生的前额的头发稀稀拉拉,而且还有一道明显的疤痕围绕着后脑勺。这时,马先生坐了下来,点上一根烟,猛吸一口之后深沉地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植发手术是通过将后枕部位的毛囊用手术提取的方式移植到毛发缺失的部位,从而达到毛发再生的目的。“当时我做了植发手术之后就发现有问题。”马先生介绍,植发后的第五天,植发部位的血痂一直没有散去,后来通过咨询业内人士了解到,血枷太多容易造成血痂凝固,会影响已经植入毛囊的存活率。  马先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直期待着血痂能够早些散去。术后第九天,在马先生的期盼中,血痂终于散去,或许正是印证了“祸不单行”这句成语,马先生新的烦恼跟着又接踵而至。  马先生对着镜子发现,新植毛囊长出的头发根本就谈不上密度,头发少得可以数过来,而且更令他气愤的是,植发没有纹路,发际线弧度很大。  据相关植发专家介绍,植发数量以毛囊作为单位进行计算,马先生后枕部位的疤痕长达25厘米,而且这个部位的毛囊也是最好的,那么移植数量应当达到了2500个单位,而头顶连2000个都达不到,那么这只能说明很多毛囊从头部被分离出来时就死掉,或者扔掉,“整个手术是以失败告终”。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七个月之后,马先生的新发长出来了,但是他发现,头发很乱,而且更加令人纠结的是,额头本不该长发的部位居然长出了头发,“季鹰完全是把我的脑袋当作试验田,随便在上面‘插秧子’”。后来,马先生找到季鹰讨要说法,季鹰轻描淡写地说,“拔了就是!”         第9个月,马先生新发生长结束。为了印证头发数量,马先生索性剃成光头,让妻子数自己植发的数量,数下来居然是1056根,“这与当时医院承诺的效果简直是十万八千里。”  


承诺大玩“文字游戏” 患者投诉比比皆是  据记者了解,马先生的经历只不过是众多投诉案例中比较典型的一例,全国不少省市的网友都痛陈了自己惨遭季鹰和“新极点”欺骗的过程。  2005年,吉林省长春市的网友“旦劲良决”在网上发现了季鹰治疗秃顶脱发的信息。信息宣称做完手术后可以正常工作,无需休养,看到这里,“旦劲良决”激动不已,夜不能寐,怀揣着希望前往北京进行了手术。手术后,“旦劲良决”发现手术效果并非像信息宣传那样美好,自己是忍着疼痛坐火车回到家中,并在家中修养了12天。更加令“旦劲良决”气愤的是,等待一年后,他发现手术根本没有明显改观。  


一网友在百度贴吧里以“季鹰是一个向‘钱’看的医生”为题发帖称,“手术也不是很正规,只是一个劲的劝你手术。手术过程,季鹰只负责割皮,分离毛囊,其他的都是护士给做。“  对于手术是否由护士做,记者对这一情况尚且无法定论,但是从这番言论可以肯定的是,季鹰的医术、医德需要打上问号。  为什么这些年来,“新极点”能够再一再二地欺骗患者成功?记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调查后,发现问题就是出在虚假宣传。  


记者在网上百度发现,关于“新极点”的广告和关于季鹰出席各类活动的新闻是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并且更重要的是,“新极点”在术前都会向患者签订一份承诺书,承诺实施植发手术后,毛囊再植成活率为90%以上,如果一年后,移植毛囊成活率未达到90%以上,那么将免费为患者进行加密手术,术后移植区域不长新发,全额退还手术费。  宣传很美好,现实很残忍。据了解,即便手术失败,季鹰在面临退款时是死不认账,绝对不是像当初承诺时那样爽快,而是以“钻字眼”的方式,或者给予一定补偿来否定手术失败。  马先生按照承诺书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第一次植3000单位,活了100,不到90%,等9、10个月后,再免费加密2900单位。活了1根,长出新发了,不用退款了,一共长了101单位,毛囊也用光了,赔偿也结束了,骗子又成功了,发友又悲剧了。”  


有网友为此调侃,季鹰本人头发就很少,自己没治好怎么给其他人治?还有的网友直呼季鹰就是坑爹的“植发杀手”。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环境简陋不堪 疑承包科室非法行医
  为了切身印证一下“新极点”是否真如马先生和其他网友所说,1月17日,记者按照官方网站(www. xinjd.com)上的联系电话进行了联系后,后以患者亲属的身份来到了“新极点”的合作机构——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衙门口旁北京康瑞祥中医门诊部。在记者来到诊所等候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位自称是季鹰博士助手的姓吴的年轻人从外面匆匆赶来,看来这里平时就没有人。
  当记者询问季鹰是否在门诊部时,该吴姓男子称,季博士出差去了,一切咨询事宜由自己代理。
  “你跟我到办公室来吧。”说着,吴姓男子将记者带到了门诊部地下一层的一个房间。房间内十分简陋,除了电脑、办公桌和和几把椅子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设施。随后,吴姓男子打开电脑,给记者查看以前植发成功案例。记者问是否有失败的案例时,吴姓男子肯定地说:“都成功了,没有失败的!”
  记者问起手术价格,吴姓男子回答是一万六千元起价,随后迫切询问记者什么时候带亲属来做手术,并称排号人多,需要早点预约。
  这时,记者要求查看一下手术室。吴姓男子把记者带到门诊部一楼一间房门前,从门上窗户看到里面黑乎乎的,他解释说没有消毒是不能进去的,所以不便开门。
  记者发现,“新极点”的办公室和手术室两个房间疑似租用门诊部的,平时也没有值守,只是顾客上门才会赶过来。
  交流中,吴姓男子不忘吹嘘季鹰的妙手回春,记者跟着表明身份,针锋相对地告诉吴姓男子,大连的马先生向媒体投诉手术失败的案例。听到这里,吴姓男子刻意地说,“季鹰博士徒弟很多都在开店,而且这个行业门槛低”,以此示意手术失败和季鹰没有关系。
  记者强调,马先生的手术是由季鹰所做,吴姓男子激动地说:“这是攻击!”,然后话锋一转说:“我们本来想找律师起诉他,但是实在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他只是个个人。”
  记者留下了一份采访提纲和联系方式,并告知希望季鹰博士能够尽快联系回复。但截止发稿时为止,没收到季鹰任何回音。
  消费者必须“擦亮眼睛”
  “手术存在风险,正规的医疗机构绝对不会有医生敢拍着胸脯保证手术最终效果。像‘新极点’大搞手术承诺,其实就有欺骗、忽悠。”处理医疗纠纷有着丰富经验的北京全灵律师事务所姜律师称,和消费者签订承诺协议,也就是和消费者确立了合同关系,但是由于患者治病心切,加上受到虚假宣传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就被承诺书的内容迷惑。
  “要防备欺骗,患者就应当对承诺书进行研究,不然很容易让不法分子打‘擦边球’。”姜律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否则将处以广告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且卫生部早三令五申:医疗机构严禁科室承包、出租科室以及各种名目的营利性合作项目,新极点己涉赚承包科室非法行医.
  此外,该律师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这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发现受骗上当,并且协商未果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季鹰和“新极点”坑蒙患者一事,记者将持续关注,同时,也迫切希望卫生、工商等执法部门能够联合起来,查处不法行为,给众多受骗患者一满意的交代。
发表于 2013-3-14 16: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报道早看到了。没有起诉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6: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罪有应得吧
发表于 2013-3-14 19: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季鹰这个混蛋,早晚有一天会得报应的
发表于 2013-3-14 2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了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发表于 2013-3-14 23: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狗东西,可没少给人做坏手术,应该枪毙他
发表于 2013-3-15 19: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者必须“擦亮眼睛”
  “手术存在风险,正规的医疗机构绝对不会有医生敢拍着胸脯保证手术最终效果。像‘新极点’大搞手术承诺,其实就有欺骗、忽悠。”处理医疗纠纷有着丰富经验的北京全灵律师事务所姜律师称,和消费者签订承诺协议,也就是和消费者确立了合同关系,但是由于患者治病心切,加上受到虚假宣传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就被承诺书的内容迷惑。
发表于 2013-6-9 1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庸医害人啊,还是谨慎行事!
发表于 2013-6-10 12: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吓人,秧苗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主题

e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